近期全國多個品牌公共充電樁價格上調——
新能源汽車充電漲價影響幾何
上海某充電樁充電價格從1.15元/度上漲到2.15元/度,安徽部分品牌充電樁連續2個月漲價0.2元/度……近期,全國多地多個品牌的充電樁充電價格有所上漲。
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經躍升至1620萬輛。8月當月,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84.6萬輛。此前,由于充電樁建設相對滯后,時有新能源車主抱怨充電不便、不敢放心跑長途。近兩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今年1—8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99.8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達47.4萬臺。
充電樁數量多了,為何充電價格反倒提高?價格變動主要影響了哪些用戶?電車成本是否會趕超燃油車?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公共充電樁漲價,網約車車主受影響大
剛剛過去的夏季用電高峰,不少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發現公共充電樁漲價了。
“每度電大約漲了3毛錢,充1次多花10元。”河南鄭州網約車司機姚師傅說,“各個充電站的漲價幅度不同,最貴的一度電超過1.8元。”
“中午12點到下午3點的高峰期,每度電從1.5元漲到了2元。”上海網約車司機曹師傅說,高峰期漲價后充一次電差不多貴了15元。
青島網約車司機張師傅也感覺充電貴了:“早上8點以后,充1度電通常要8毛,貴的地方1度電超過1元,以前6毛左右就能充。”
武漢充電價格同樣出現微漲。網約車司機李師傅表示,目前武漢有些地方充電價格達到了1.5元—1.6元/度。“盡管每度電只漲了一二毛錢,但充一次電花費已達到40元左右。”
面對漲價,不少網約車司機選擇避開高峰期充電。“大家現在都愛在晚上充電。晚上充滿一塊需要40度電的電池約30元,中午則要60元甚至70元。”姚師傅說。
目前,多數居民通過隨車配建的私人充電樁充電,而此次漲價的主要是公共充電樁,對自用新能源車影響不大。不過,也有一些新能源車主發現高速公路充電站漲價了。廣州市民黎先生喜歡在廣東省內自駕游,經常使用高速公路充電站。“近期,每度電價格從1.7元漲到了2元。”
充電價格如何構成?漲了哪一部分?
“這次漲價,有的是電費漲價,有的是服務費在漲。”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永東告訴本報記者。公共充電樁收取的充電費用包含基礎電費和服務費兩部分,基礎電費按照國家電網標準執行,服務費是充電樁經營者盈利的主要來源。
先看基礎電費。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第三監管周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6月1日起,用戶用電價格逐步歸并為居民生活、農業生產及工商業用電(除執行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以外的用電)三類。公共充電樁充電價格進一步規范,部分充電站面臨價格上漲壓力。
再看服務費。今夏以來,不少公共充電樁上調了運營服務費。劉永東介紹,2014年國家發改委曾要求2020年前對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在新能源汽車投入使用初期,多個公共充電樁運營方以較低價格吸引用戶。而隨著用戶習慣形成,充電設施增加,充電服務逐漸市場化。熱門區域的公共充電樁,在高峰時段往往上調服務費,以獲取更多利潤。
電車對燃油車的成本優勢將持續
隨著充電成本上漲,不少消費者擔心,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優勢是否會消失?“電價和服務費雖然上漲了,但長期看,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不會超過燃油車。”劉永東認為。
據了解,此次充電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夏季用電高峰期影響。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介紹,上海、貴州、重慶、四川等多個省市都調整了分時段電價,到7月份共有19個省市的峰谷電差價超過0.7元,共有20個省市執行了尖峰電價。
分時電價是將一天平均劃分成3個時段,即谷段、平段和峰段。谷段用電便宜,峰段用電貴。用此計費方法刺激和鼓勵用戶移峰填谷、優化用電方式。尖峰電價則是指在峰谷電價的基礎上推行尖峰電價機制,主要基于系統最高負荷情況合理確定尖峰時段,尖峰電價在峰段電價基礎上上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20%。
“尖峰時刻不是每個月都存在,所以電費不會一直漲價。”仝宗旗說。例如,遼寧省將每年1月、7月、8月、12月17時—19時定為尖峰時段,上海7月、8月12時—14時為尖峰時段,執行尖峰電價。
那么,服務費會一路上漲嗎?運營商服務費方面,目前市場上的公共充電樁可大致分為四類,一類是車企自建的充電樁,如特斯拉、蔚來、理想等車企均有布局,這類充電樁部分向公眾開放;第二類是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企業運營的充電樁;第三類是能鏈、快電等第三方充電服務平臺運營的充電樁;第四類是國家電網鋪設的充電樁。多位車主反饋,此次漲價中,充電樁運營企業及第三方充電服務平臺的服務費均有所上漲。專家分析認為,隨著競爭加劇,車主有更多選擇空間,運營商服務費價格上漲空間不大,對整體用車成本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對比燃油車——國內成品油價迎來年內第十次上調。9月20日24時起,國內每噸汽油上調385元、柴油上調370元。折合升價,92號汽油上調0.3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各上調0.32元和0.31元,部分地區95號汽油將進入“9元時代”。
北京網約車司機陳師傅算了算,一天充2次電總花費約70元,算下來比燃油車能省100多元。不過,新能源網約車主普遍表示,補能體系應該維持穩定的價格,讓用戶安心補能。
圍繞市場反應,多地對充電樁漲價已作出規范。7月24日,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電動汽車充電樁收費行為提醒告誡函,要求電動汽車充電樁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收取未予標明的費用。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新規,將之前的峰段、谷段2個電價時段細化為深谷、低谷、高峰和尖峰4個電價時段,每個時段實行不同的電價標準。
充電樁市場競爭進入新階段
此次價格上漲,將充電樁企業盈利問題推至臺前。據了解,充電樁企業的收入來源主要為充電服務費和增值服務。
劉永東說,目前中國充電服務行業的設備制造商數量多,市場競爭激烈。“對充電運營企業來說,充電樁利用率越高,盈利空間越大。一般來講,利用率得達到20%左右才能實現盈利。但目前,全國公共充電樁的平均利用率不到10%。大部分相關企業面臨著經營難題。”
某充電站相關負責人透露,建設成本單槍約10萬元,算上充電服務費、充電差價等收入,至少需要3年半才能實現設備回本。如果算上租金、運維、人工等費用,至少4年以上才能實現設備回本。
充電樁企業盈利難,背后有盈利模式單一的問題。目前,部分服務商除了收取運營服務費,也提供自助洗車等增值服務以增強企業的營收能力。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以私家車為主的發展階段。靠市場拉動,就得構建起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劉永東說,以前用戶關注的是“有沒有地方充電”的問題,未來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有的用戶對價格敏感、有的希望有更好的充電環境、有的希望提高充電速度,充電運營商應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滿足不同車主對充電的需求。同時,要提高充電設備的可靠性,提高相關產品質量,也要做到明碼標價,讓用戶有選擇的空間。
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輻射面積最大、服務車輛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超660萬臺,同比增加69.8%。但充電基礎設施始終存在著布局不盡合理、服務跟不上等問題,有的區域公共充電樁前總是有車排隊,有的卻少人問津。這也提示公共充電樁運營企業,要深入研究車主需求,提高利用率,改善服務體驗,而不僅僅在價格上做調整。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從優化完善網絡布局,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引領等方面,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根據《指導意見》,到2030年將基本建成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有力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