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免费a级毛片慢点好痛,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中文无码不卡人妻在线看,欧美三级在线手机版费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

那些一胖就胖肚子的人,后來都怎么樣了?

2024年07月12日10:45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大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

很多女孩明明不算胖,但小肚子特別突出,而男的一過某個歲數,就會挺著6個月的啤酒肚,連全球最帥的男人小李子也難逃此劫。

為什么無論男女,一胖都會容易胖肚子?到底該如何避免?

腰圍超過這個數 你就是“腹部肥胖”了

這種肚子變胖的情況,在營養學上稱為腹部肥胖(腹型肥胖)。

腹部肥胖(Abdominal obesity),又稱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central obesity)、軀干肥胖(truncal obesity)、中廣型肥胖,俗稱肚腩贅肉、啤酒肚,泛指囤積在腰間的脂肪組織,在腹部外斜肌附近尤其常見。

人體有兩種脂肪。一種是皮下脂肪,我們平時用手能捏起來的“肚子一層層的游泳圈”就屬于這類。還有一種是內臟脂肪,它們“隱藏”在內臟里,比如肝臟、胰臟、腸系膜等周圍,外觀看不出來,也摸不到。

當內臟脂肪過多時,就容易造成“四肢不胖、肚子胖”的現象,像懷了一顆大西瓜,也就是腹型肥胖。一般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就屬于腹部肥胖。

腹部肥胖的典型表現就是肚子大,現在很多人也將它叫作“蘋果型”肥胖。

腹部肥胖的危害有多大?

需要警惕的是,腹部肥胖對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不同,它存在于腹腔內,包裹著人的臟器,如肝臟、胰腺和腎臟等。這部分脂肪起著支撐和保護內臟的作用。

但是內臟脂肪一樣會囤積,人體的內臟脂肪囤積過多,危害遠遠大于皮下脂肪的過量囤積。過多的內臟脂肪會讓腹部贅肉堆積,但這只是表層危害,它還會讓代謝遲緩、內臟機能異常,肝功能衰退以及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大量的人群研究證據顯示,腹部脂肪的增加——尤其是深藏于腹內和周圍器官中的那類內臟脂肪,比如脂肪肝,就是因為腹部脂肪過多地儲存在肝臟中了。腹部肥胖會增加很多慢性病的風險,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和癌癥等。

這樣做可以預防“長肚子”

1、關注體重和腰圍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肥胖?體重指數(BMI)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衡量成人肥胖的標準,BMI在18.5~24為正常;24≤BMI<28為超重;BMI≥28則為肥胖。

光看 BMI 還不夠,還要關注自己的腰圍。腹型肥胖,即體重正常,內臟脂肪過多,體脂率超標。判斷腹型肥胖的重要方法是腰圍,成年男性腰圍≥90cm,女性≥85cm就屬于腹型肥胖。

2、減肥要從全身做起

首先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存在什么“局部減脂”,只有全身瘦了,肚子才會瘦。

此外,束腰、保鮮膜、瘦身霜也不能減肚子!束腰是把脂肪擠壓到兩側,視覺上腰確實變小了,但真的僅僅是“視覺誤差”,而且戴久了還會因擠壓脂肪而讓內臟移位,對身體的損壞極大。裹保鮮膜運動也許會讓你有一點錯覺,但它只是讓人暫時脫水,只要一喝水體重迅速就回來了。瘦身霜是會讓皮膚發熱、出汗,這是對表層皮膚的刺激,影響不到內臟脂肪。

因此,想要瘦肚子,還是要從全身的減重、減肥開始。

3、減肥更應注意減脂

減脂并不是單純的節食減肥,而是應該在適度減少能量攝入的基礎上,盡量做好營養搭配,同時增加運動。

飲食方面

不要刻意節食或斷食,可以適當少吃一些,比如以前很喜歡吃炸雞、烤肉,不妨少吃點,以前每頓要吃兩三個大饅頭,可以少吃一個。

減少高能量的食物。比如炸雞、五花肉、含糖飲料、糕點零食等,要注意適當少吃。可以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優質蛋白質可以比較好地滿足身體基本需求,蛋白質攝入以低脂高蛋白食物為主,比如:雞蛋、雞胸肉、魚肉、牛奶等,五花肉、大腸、腰子這些就盡量少吃點。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不要每頓都吃白米飯白饅頭,不妨多吃點粗糧、全谷物和薯類食物。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讓你少吃,還能比較長時間的不餓,比如你平時吃兩碗白米飯,不到中午就餓了,但是,也許吃一碗粗糧飯到中午都不會感覺餓,這就是膳食纖維的作用。

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入。蔬菜和水果的膳食纖維也很豐富,還有人體需要的很多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最好能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做飯注意少油,油煎、油炸食物盡量少做少吃;吃菜也少放點辣椒醬;肉湯少喝,喝的時候可以將飄在上面的油去掉。

堅持運動

有氧運動是減少內臟脂肪比較有效的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車、健身操、跳繩等。建議一般人群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除了針對全身的常規運動外,可以每周安排1~2次腰腹訓練,如平板支撐或臀橋,每個動作堅持20秒左右,5個為1組,每天做3~4組,有助于消除多余的脂肪。

作者: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鋒 

審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博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張宇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返回人民網科普頻道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