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速度越快越好?這些誤區很多人中招
“我的體質是天生的,喝涼水都會胖!”很多肥胖者喜歡這樣吐槽自己。我國是全球超重和肥胖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且居民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肥胖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內分泌調節、腸道菌群等共同作用的結果。近年來,肥胖已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減肥就是不吃主食?減肥的速度越快越好?真相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體重超重就是肥胖?胖不胖,誰說了算?
一個人是不是肥胖,并不單純由體重說了算。肥胖的評價標準最常用的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
BMI(kg/㎡)=體重(kg)/身高的平方(㎡)。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成人體重指數(BMI)介于25.0~29.9 kg/㎡定義為超重,BMI≥30.0 kg/㎡定義為肥胖。
我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建議,成人(18~64歲)的標準為:
超重:24.0kg/㎡≤BMI<28.0kg/㎡
肥胖:BMI≥28.0kg/㎡
65歲以上老年人的體重和BMI可以略高。兒童青少年可使用衛生行業標準《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WS/T 586—2018)》提供的不同性別、年齡的BMI判斷標準來判斷。
與健康關系比較密切的指標有腰圍(WC)、腰臀比(WHR)和腰圍身高比(WHtR)。
腰圍:腰圍男性≥90.0cm、女性≥85.0cm可診斷成人中心型肥胖。腰圍與健康風險更緊密相關。
腰臀比:男性>1.0,女性>0.85時可定義為中心性肥胖。
腰圍身高比:小于40歲:應≤0.5,40~45歲:0.5~0.6,>50歲:應≤0.6。
單純通過BMI診斷肥胖其實并不夠靠譜。例如健美運動員BMI都超標,他們肌肉含量比較多,并不是肥胖。相反,有些患者屬于體重正常的代謝性肥胖,BMI正常,但體內脂肪分布異常也可能出現系列肥胖并發癥,如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等,屬于肥胖范疇。
所以,是否肥胖往往還要結合腰圍、腰臀比、體脂含量等進行綜合評估。研究發現我國人群肥胖特征為腹型肥胖,即內臟脂肪含量高,而內臟脂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真相:超重≠肥胖。脂肪若在腹壁和腹腔內蓄積過多,即使體重正常,也屬于中心型肥胖,它同樣是導致多種慢性病的高風險因素之一。
胖是營養好,小時候胖點好?
寶寶胖嘟嘟的是很可愛,可是胖胖的真的健康嗎?
41%~80%的兒童肥胖可延續至成年,嚴重威脅國民健康,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率近年來快速上升,已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肥胖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僅與青春期提前有關,出現心理問題,可能影響成年身高,并且增加了成年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腫瘤發生的風險。肥胖的預防應當從宮內開始。
備孕婦女應調整孕前體重、孕期體重增長至適宜水平,減少巨大兒的發生;出生后提倡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兒童期要均衡膳食,適當活動,睡眠充足,定期體檢,評估有無超重或肥胖,及早干預。
真相:孩子肥胖危害大,堅決不做“小胖墩”。兒童肥胖與多種影響身心健康的并發癥有關,需及時合理地診斷評估,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科學運動,健康飲食,告別肥胖,擁有健康的體魄。
減肥就是不吃主食?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通常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質攝入量相對增加,限制或不限制總能量攝入的一類飲食。
生活中為了減肥而不吃主食的人太多了,在減肥期間不碰米飯、面包、面條、土豆、饅頭等食物,甚至為了保持身材,長期不吃主食。其實,不吃主食會導致身體營養不均衡,是很多疾病的誘因。如果不吃主食,人體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補充能量,蛋白質和脂肪就要參與供能,我們身體的組織細胞修復、免疫抗體合成、激素酶類合成,就都不能夠正常運行了。
蛋白質下降了,沒有肌肉,瘦得沒有美感,還可能帶來脫發、皮膚狀態變差、免疫力降低、記憶力下降、便秘、抑郁、低血糖等等問題。
真相:健康的減肥飲食,要減少的只是油脂、甜食和精白米飯,而不是拒絕一切碳水化合物食品。主食一定要吃,既要吃夠,又要吃對。
減肥的速度越快越好?
很多快速減重法,均是通過極度限制能量攝入或增加能量消耗,造成機體快速的能量負平衡,減輕體重,或者直接通過脫水來達到減體重的目的。因此,短期內快速減重,失去的大部分是人體成分中的水分及蛋白質。而多數人想要的減肥,實際上是想減去身體中過度囤積的脂肪。但脂肪的消耗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快速減脂其實并不現實。
快速減重法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損害,加速肌肉流失,皮膚容易松弛,尤其是增加心血管類疾病的風險。減肥速度太快,不僅平臺期來得更早,后期反彈的風險也會增加。
真相:減肥過快,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一定要警惕!吨袊用裆攀持改稀方ㄗh,一般情況下每周減肥0.5-1kg,每月減肥2-4kg為宜。飲食、體育活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是肥胖治療的基石,藥物和減重手術是肥胖管理的重要手段。
有“健康的胖子”?人會“胖得要命”?
肥胖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例如,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部分腫瘤等多種慢性病的風險。
我國的研究顯示,約90%的肥胖人群至少有1種并發癥(該研究涵蓋糖尿病、高血壓及高尿酸血癥等8種并發癥),超過60%的肥胖患者多于2種并發癥。長期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這種人群不僅睡著就憋氣、血氧飽和度也低,甚至呼吸驟停。
真相:醫生眼里沒有“健康的胖子”,肥胖本身就不健康,“太胖還可能真會要命”。
減肥最穩妥的方式是啥?
《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建議,定時定量規律進餐,晚餐勿過晚,少吃零食,少喝飲料,進餐宜細嚼慢咽,按照“蔬菜一肉類一主食”的順序進餐。
要保證每日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還要少坐多動,久坐時每小時要起來活動3~5分鐘。每周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堅持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
成年人群當BMI≥28.0 kg/m?或BMI≥24.0 kg/m?且合并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經綜合評估后,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聯合生活方式干預。
總之,在平衡飲食基礎上適當減少熱量攝入,做到吃動平衡,保證營養全面,才能享“瘦”健康,享“瘦”人生,從“輕”出發。
作者:副主任醫師、注冊營養師胡忠東
審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博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張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